首页 > 生活 > > 详情

热点!【恐龙之声】广东南雄恐龙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保护三区

来源:南雄发布 2023-03-21 09:19:33

本期《恐龙之声》节目


【资料图】

我们将为大家介绍

的是广东南雄

恐龙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

三区的地理坐标,范围,

特点及区内的主要地质遗迹。

一起去了解一下。

保护三区

保护三区位于黄坑镇东北一带的杨梅坑--坪岭等地,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4°30′00″--114°32分′00″,北纬25°14′00″--25°16′45″,实验区位于灯笼排、腊树园、新田圩、浆田等地,面积为9.26平方千米,缓冲区位于坪塘、逆龙坑等地,面积为1.58平方千米,核心区为缓冲区及实验区包围的山墚上,面积为0.94平方千米,保护三区总面积为11.78平方千米。

保护三区内有著名的杨梅坑地质遗迹,此处地层为晚白垩世浈水组砖红色泥岩、泥质粉砂岩,受强烈风化作用,破碎程度较高。在一处裸露的岩层上,可以清晰的看见几处恐龙足印遗迹化石。南雄的恐龙是在地球上最后灭绝的恐龙,如果要研究恐龙的灭绝,南雄是一个绝佳的地点。

恐龙足印遗迹化石

南雄红层的厚度很厚,分布的范围很广,在夏天暴晒的过程中,再加上暴雨的作用,热胀冷缩容易风化,每年有新的化石露出地表,给地质研究人员提供新的素材。但同时,已经出露的化石也面临被风化的风险,因此,此处已经搭建了保护棚,四周围起了铁丝网,有效的保护地质遗迹被破坏。

坪岭剖面

这里是坪岭古近系、白垩系界限剖面,坪岭剖面又称大塘剖面或杨梅坑-逆龙坑剖面,起于杨梅坑村东北,经黄坑、大塘圩公路、鹅颈岭,止于逆龙坑村。剖面长2千米多,地层出露良好,岩层近东西走向,倾向北,倾角15度左右,出露的地层为南雄群主田组顶部、浈水组、罗佛寨群上湖组坪岭段和下惠段。此剖面为我国陆相白垩-第三系界限层型剖面,它以发现恐龙足印、双壳类、腹足类化石及地层出露良好和研究程度较高而著称,意义重大。

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强:坪岭剖面正好是我们那个界限的最关键的点,它这个地方是目前我们发现相对比较连续的,就是它的沉积、沉积相比较清楚,陆相地层它的环境在中间应该是没有缺失,因为我们都知道陆相沉积有一个不确定因素,中间可能会存在沉积间断,记录得不连续,但是坪岭剖面记录的还是比较连续的,从白垩纪的最晚期到古新世的最早期,它整个有一个比较连续的剖面,这样的话我们在里面发现的信息会比较全面一点,大塘坪岭剖面还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点。

分享至:

上一篇: 下一篇 :
x

推荐阅读

更多推荐